1. 首页 > 星座日期 > 文章页面

算命免费 生辰八字 算命说的童是什么意思

八字算命婚姻金口诀

本文目录

老天眼不瞎什么意思 是好是坏 算命说的名字含义求解算命说的童是什么意思道家的天人合一是什么意思

当今社会,有很多奇怪的事情和奇怪的病症出现,答案是什么,没有人知道。其实,中国五千年文明中留下了很多泄露天机的历史故事,但是60多年来把这些视为水火,谁要是谈谁就受到批判。现在有不少人对于“果报从来无差失,为公去私福满庭”的真实存在根本不相信,得了好报认为是自己努力得来的,遭到恶报认为是自己太倒霉。还有人虽说不信天不信地,什么坏事都敢干,遭了灾却仰面埋怨道:老天爷,睁开眼睛吧!其实老天爷从来都没有闭眼打盹。

明朝的《道德丛书》收集了很多好的历史故事,网上看到两篇,一篇是《口舌劝人的余庆》,另一篇是《秤的秘密与神的告谕》。

生辰八字,然后根据 称骨 进行算命,是算命最准的方法之一

◎劝善者家有余庆

“口舌劝人的余庆”说的是江西地方,有一位曾经做过御史的田公,他的宅院内,有一间空屋,长期没有住人,因为此屋夜里常常有狐狸精在里面折腾:拍桌子、扔东西、放火、泼水……没有消停时候。田公曾亲自使用了各种方法,都不能将狐精制服或赶走。全家不胜其扰。

八卦是神传文化。

后来,田公听说邻村有一位名字叫孙永的相士,精通易数,就邀请他来家中占卜。相士到来后,天色己晚,田公就留他在那间有狐精作祟的空屋里休息。

夜深人静后,田公即叫家人去观察动静。过了一会,那家人回禀道:今夜狐精不吵闹,只听得狐精用人话说:“这位孙相士,是一位道德高尚的人,天神都很钦敬他。他今夜宿在此屋,我们不可打扰他。”说完了这几句话,周围就一片寂静,一直持续到天亮。

田公听了家人的报告后,已有几分明白。隔了几天,就请孙永带眷属来,常住在那间屋里。夜间又派人去察探,回报说:狐精又用人话说:“现在孙相士常住此处了,我们应当赶快远避才好。”从此以后,这间屋里的狐患,就此平息了。

田公感觉太神奇了,便把两晚发生的事告诉了孙相士,然后好奇的问:“您平生究竟有何种德行,竟能感动异类(指狐狸精)?”

孙相士沉思了片刻,回答道:“我没有大本事,只有用看命相的小技术勉强糊口。为人算命相面,占卜吉凶福祸时,常劝人冥冥之中虽有定数,但还是可以挽回定数的。比如对于相貌应早亡者,就劝他戒杀放生,常存慈心,以延寿命:对于时运不佳、走背字的人,劝他扶危济困,广积阴德以增加福份;对于运气正旺者,就劝他惜福散财,广行布施,以保长泰;对于命中无子的人,就劝他戒淫节欲,修德行善,以求嗣昌。我随机劝导,志专利人,每以诚恳的态度,婉转的语调,将‘命由天造,福须自培’的道理,讲来劝人修心补相。能够接受我的劝告,从此回心修善,终得转祸为福;或得以长寿的人,也是不少。我这样改短命为长命的借术劝人,已有三十年了。狐语所指的,大约就是我的这点不费一文钱的口头功德吧?其实这种功德,谁都能做,并不是只有我一个人才能,可惜的是其他人不肯做罢了。”

田公听后,不禁感慨万千,说:“先生能以命相之术,诚心劝人,历久不倦,终得上感天帝,下格异类!我现在才知道金钱爵禄,远不及存心利人的功德!我很悔恨当初在官时,不能广修济世利人的功行,将很好的机会,白白的辜负了。到如今,落得连异类(狐狸精)都敢耍笑、嘲弄的地步,真是惭愧之极!”前御史田公的一番话很值得当今金钱美女在手的官员们深思。

后来,孙相士活到八十岁,他的两个儿子都因祖上积德行善而受益,不但中了举人,而且家丁兴旺、财源滚滚。

◎只管存善心善念其它神来安排

一杆秤摆平了,可为子孙积福德;使歪了,可为子孙引祸殃!

另外还有一个明朝历史小故事,就更加神奇了,它告诉我们什么事情的出现都是有原因的,而且都是与我们自己的行为有直接的关系。看着是好事不一定是好事,看着是坏事也不一定是坏事。

话说明朝扬州有一个富翁,是开南货店发财的,他有一子、两孙,家庭和睦,富甲一方。后来他病在床上,将要死的时候,将一杆秤郑重的交付他的儿子,并嘱咐他道:“这秤是我起家的宝物,是用乌木做成的,秤杆中空,灌有水银,称出时,秤稍稍向上,水银注纽,别人见了,就以为重,而不知反轻;称进时,秤稍稍下倾,水银注尾,别人见了,就以为轻,而不知反重。我因此占了不少便宜,所以能获致许多的财富!”

他儿子听了,心中暗暗惊讶,父亲何以这样不道德?但因其正当病重,只好连声答应,不便反驳。后来他父亲死了,儿子就将这杆秤用火烧毁,并力行各种善事,扶危济贫,养残恤老,乐此不疲。

由于真心为善,替亡父忏悔,消除罪恶,不到三年,家产耗去了一半。这样倒是他所情愿的,认为不该得的钱就是不能要。就在这个当口上,他的两个爱子,相继死亡,竟没有给他留下一个后人。这个打击让他常叹天道无知、因果颠倒,心中不免生出怨恨。

一夜,他梦中来到某地,状如宫殿,见一官员坐在殿上,当面告诉他:你父亲的财富,是他过去宿世所修布施的功德,今生命中该有,并不是依靠那杆水银秤;即使他不用那秤,也能致富。但是他用了那秤,徒然自坏心术,增加了一身罪业,至死不悟,自受苦报,这正是他的愚痴。那时,天帝因其用心贪恶,所以派下来“破耗二星”(施展破坏和消耗的两个星宿),投生下来,作他的两个孙子、即你的两个儿子,以败坏你家的财产。家败之后,还要继以火烧。而你呢,因你父不积德而受的余殃,非但衣食不丰,而且寿命也很短。你父亲生前以为有这许多家产,遗留给子孙,一定可以世代享受,舒适不尽。他哪里知道:好儿子不能长寿,孙子却是来败家的,这一切都是他干坏事的果报!现在,幸得你心存善良,能消赎父过。天帝察你三年以来,真诚为善,始终无倦,这是很难得的,所以特命有关的神吏,收回那“破耗二星”,你看到的就是两个儿子死了。不久,上天将另降贤子予你,以光大你的后代,并增加你本身的寿数。你应当勤修善果,勿存怨恨才对呀!

醒来之后,他双膝跪下、泪流满面,对上天的苦心安排感激涕零。从那天起,他为善的心更加义无反顾。历史记载,后来,他果然连生三子,成人后皆成进士。

这两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人以为好的并不一定是好,人认为坏的并不一定是坏。只有按照天理行事,老天爷才会对我们的人生做出最好的安排。

算命的说我是送童子命是什么意思

童子命又是怎么回事呢?其实,所谓童子命,指的是身上有人,众所周知,四柱八字,是将一个人的出生年月日时,分成抽像的四柱,结合阴阳,五行,十二旺衰,刑冲合害等进行断吉凶的一种预测方法,而古人相信精神控制肉体,假设一个人,除了他本人的灵魂外,还有另外一个灵魂存在于肉体上,则称为身上有人,人上有人,有的地方也称作替身,化身。由于身上的这个人,多半是仙家,神明的徒子徒孙,而这类特殊的“人”一般以童男童女出现,便把身上有人的命主称作童子命了。童子命好不好?前人总结出来了一条规律,凡是身上有人的命主,其命运都比效坎坷,都不太乐观,故童子命一般不是很好,由其是姻缘方面,不过什么童子不送有血光之灾等话语,多数是神棍巫婆们危言耸听罢了。但世事无绝对,也有童子命大富大贵的,所以就算是童子命,也不用过于悲观。因为是身上有人,也就是说一个命主存在两个不同的八字,故真童子,其八字推不准,并且不是一个师傅批不准,任何师傅都批不准。真正身上有人者,多有怪异之事发生,比如经常梦到菩萨,和尚,道士,神明等,或是经常撞灵异之事,动物见了不敢出声等一切超出常人之事。综和以上三者,若满足其中一个条件,是童子的可能性不大,满足两个条件,是童子的可能性效大,三个条件全满足,那就肯定是童子。当然,真正是童子命的人并不多见,而所谓的童子命,须化解,送走等,多数是一些别有用心之人敛财的方法而已,劝大家不要上当受骗。

算命中什么叫出童限

童限之说:在八字论命中,当一个小孩尚未上大运的时候,我们称为童限.大运:命理学中所谓大运,就是一生中哪一阶段走运,哪一阶段不走运的意思。

算命的说的童子是什么意思呢

春秋寅子贵,冬夏卯未辰。金木马卯合,水火鸡犬多,土命逢辰巳,童子定不错。就是说八字中在春秋时间出生的人,日时支见寅子既是童子命。冬夏出生的人,日时支见卯未辰既是童子命。纳音五行属金、木者,日时支见午卯既是童子命。纳音五行属水、火者,日时支见酉戌既是童子命。纳音五行属土者,日时支见辰巳既是童子命。破解方法:1、扎稻草人送替身;2、到庙中过一夜。

算命的说童子命是什么意思算命说是童身什么意思

八字带童子星的命,基本是假童子。也就是说,如果你是童子命,超过99.99%的可能性是假童子。

真童子可采用送替身的方法化解。对于假童子,送替身没什么作用,应该采用调节八字五行的方法,结合风水布局来综合化解。推荐化解方法如下:

1、八字方面,五行通天地、阴阳定乾坤,当请阴阳五行护身符随身携带或贴于卧室床头,护佑元神,平安吉祥。这是以人为本的原则。

2、一命二运三风水,八字化解当结合风水布局进行。风水方面,可采用五行通关、阴阳相济之法化解。请五行八卦福,贴于卧室、客厅等关键房间,催动五行能量流通,调节阴阳气场平衡。五行流通旺气生发,阴阳和谐人宅安宁,可有效化解假童子。

算命所说半童是什么意思

因犯戒,被剥去仙职,打入凡间的童子,不具天道使命,不会被天神招入天庭,须以力证道方有望重登天庭。然此种人多为聪明灵巧之辈,当自守本性清明,莫入魔道

算命的说我是和尚童子,是什么意思

童子命需请个替身,

去算命那人说我是童儿是什么意思

别管他,神棍一个

算命的说我是难童?什么意思

难童就是说,灾难重重,人生哪有一帆风顺的,不要信那些算命的,他们只是想骗你钱,只要你信了,他们就要求你出钱给你破,其实都是骗人的把戏罢了

算卦的说我女儿是童女,是什么意思

啊、/?

应该是好事吧....

毕竟还是个神仙....

应该有好运哈....

不过...我个人认为,这些东西不是不可以信,应该是多少信一点,相近自己比较好...

什么叫“天人合一”——资料与说明

李申

说明

“天人合一”是易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这些年来,学界谈论甚多,在一定范围内,它已经被作为易学甚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因此,弄清这个概念的本来含义,对于易学研究和传统文化研究,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然而,要弄清这个概念的意义,不能根据我们当代学者对它的望文生义的理解,而应该求助于古人自己的言论。看一看,在古人的观念中,这个概念到底是什么含义。而要弄清“天人合一”的含义,关键又是弄清“天人合一”中的“天”是什么意义。

本人从《四库全书》中共找到二百余条明确表述“天人合一”的材料。发现“天人合一”中的“天”包含着如下内容:1,天是可以与人发生感应关系的存在;2,天是赋予人以吉凶祸福的存在;3,天是人们敬畏、事奉的对象;4,天是主宰人、特别是主宰王朝命运的存在(天命之天);5,天是赋予人仁义礼智本性的存在。今天不少人把“天”理解为自然界,因而认为“天人合一”就是“人与自然合一”的内容,则一条也没有找到。

本人现在把这些材料公布出来。供关心此事者研究、讨论。需要说明的是:1,这些材料本人只是粗略加了一些标点,未及推敲,也不想推敲。因为研究者都有相当的古文水平,也用不着我去推敲;2,略去了一些。所略去的,是那些重复的,或是观点已经明确、无须再重复引证的。好在《四库全书》现在不是难找的书,如对这个资料不相信,可以自己去查。

另一需要说明的是:最早使用“天人合一”概念的,现在所能查到的出处,是张载的《正蒙》。然而和张载同时的程颐就不认可,他说:“天人本无二,不必言合”。(《二程遗书?卷六》)依本人理解,张的“合一”,程的“无二”,其内容是说,天人同此一气,或同此一理,人的仁义礼智本性乃是天的赋予。在他们的著作中,这个赋予人以善良本性的天也是一个人们必须敬事的天,是一个可以和人感应的天,是可以给人以吉凶祸福的天。

再往前追溯,则此一思想的发明者可以归于董仲舒。董仲舒的名言是:“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春秋繁露?阴阳义》)在董仲舒那里,天是一个有喜怒哀乐的天,当然,也是一个主宰世界,可以和人感应、能够给人以吉凶祸福的天。

在董仲舒那里,“天人一”的“一”,是“一类”的意思。因为在董仲舒当时,由于自然科学新的发现,人们知道,物与物在不接触的情况下是可以发生感应的。比如磁石可以吸铁,琴弦可以共振等等。人们认为,感应的发生,是由“气”在做着它们的中介。同时人们还发现,以气为中介的感应,是有条件的。比如磁石可以吸铁,但不能吸铜;琴弦的共振,也是宫弦和宫弦共振,商弦和商弦共振。如同牛鸣牛应、马鸣马应一样。于是得出结论:只有同类的事物可以互相感应。董仲舒为了论证天人可以感应,首先需要论证天与人同类。这是天人合一的现实背景。

董仲舒论证天人同类的方法,叫做“天人相副”。即,人是天的副本,“拷贝”。比如,天是圆的,所以人的头圆;地是方的,所以人的脚方。人为什么有两只眼睛?因为天有日月;人为什么有四肢?因为天有四季;人为什么有喜怒哀乐?因为天有阴有晴。天有三百六十日,人的骨头有三百六十节。如此等等。类似的思想发展到宋代,就出现了明确的“天人合一”说。周敦颐的《太极图》,邵雍的先天图,都被认为是讲述天人合一思想的代表作。那里讲的也是,人的仁义礼智本性是天所赋予的,人世的秩序是天的秩序的副本。

再后,天人合一思想就成为解读《周易》的基本思想,易学中,“天人合一”的概念多起来了;天人合一也成为解读古代其他经典的基本思想,在对于其他经典的解读中,天人合一的概念也多起来了。到今天,天人合一似乎又成为中国古代所有思想的核心,并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被赋予了它从来不曾有过的人与自然和谐、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等等意义。

《周易》在历史上和自然科学曾经有过各种各样的纠葛。和天文、数学,和物理学的分支“音律学”,和医学、生物学,和古代化学,都有过纠葛。然而就本人所见的材料,则是应受批评着居多。在正史的天文律历志中,就可以找到不少用所谓“易数”去掩盖历法数据的真正来源的事例,也有用阳动阴静的所谓“易理”去否定天文学对日月视运动的观测数据的事例。而借助《周易》推动某项科学成就的诞生,或者推动某类科学发展的情况,则没有见到。近二十年来,所谓“科学易”的研究,其成果也可以说是“丰富多彩”,但未见这项研究能提出那怕一项确切的根据,说明中国古代某项科学成就的出现,某门新的学科或者分支的诞生,是由于《周易》介入的结果。或许,在“科学易”的研究者看来,中国古代这些成就是不足道的。所以他们从《周易》中,从河图、洛书中,从太极图中所找到的,都是外国人所发明的成就。比如二进制,比如相对论、互补原理等等。在某些“科学易”的研究者看来,凡是科学已经发现的一切,《周易》中早就有了。科学尚未发现的,《周易》中也早就有了,只等着我们去发现。因此,有人宣称,依赖《周易》,中国将称霸世界;依赖《周易》,将使二十一世纪成为中国的世纪。

“科学易”研究的成果之一,就是《周易》中的算命术也成了科学:预测学。于是,算命术就堂而皇之的混进了科学殿堂。而那位造谣说“党中央肯定了他”的所谓“易学泰斗”、实际不过是算命先生的邵伟华,他的代表作就叫做“周易与预测学”。可以说,“科学易”的研究,对科学的发展没见什么成效,倒是为算命术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学术保护。

“科学易”的研究者之中,有人认为用《周易》可以预测地震。十多年过去了,不见他们的研究有什么进展?也有的“科学易”研究者宣称,中医师必须懂得《周易》。也是十多年过去了,不知是否有中医师借助《周易》获得了新的成就。本人不懂地震学,也不是中医师。但对《周易》略知一二,深知《周易》没有这样的功能,也深信这样的所谓研究不会有什么实际效果。

1999年以前,“周易热”和“科学易”的研究,和伪气功,和特异功能热的发展,是同步的。一些特异功能或者伪气功大师,纷纷自称或被称为易学大师。一些所谓易学大师,也纷纷自称或被称为特异功能或者气功大师。这都是人所共知的事实。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杨振宁教授讲话了。他说,不,不是这样的。《周易》中没有人们所说的那些科学成果,《周易》也不是促进科学发展的动力,甚至还起到了一种阻碍的作用。这对于长期沉溺于“《周易》热”、“科学易”氛围中的人们,无疑于石破天惊。于是引来了迅速而激烈的反对。有人甚至不无轻蔑地说,杨教授缺乏易学的基本常识。杨教授是物理学家,缺乏易学常识是非常可能的。然而许多自称为易学专家的人们,几乎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天人合一,但是他们是否弄清了天人合一是什么意思,值得怀疑。因此,他们不仅缺乏易学常识,更缺乏杨教授对于科学和《周易》相互关系的清醒意识,缺乏一个学者对待科学问题的那份真诚。

《周易》是促进还是阻碍了中国古代科学的发展,是个可以争论的问题。然而杨教授的讲话,对于二十年来的“《周易》热”,无疑是一种振聋发聩的声音。他促使更多的人去思考,去反思:《周易》对于科学究竟是什么关系?《周易》在传统文化中究竟处于什么地位?天人合一究竟是什么意思,它在传统文化中又究竟处于什么地位?进而,我们究竟应当如何对待《周易》和我们的传统文化。

资料

《春秋繁露·阴阳义》

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

《四库提要·周易口义》

瑗生於北宋盛时,学问最为笃实。故其说惟发明天人合一之旨,不务新奇。如谓天锡洪范为锡自帝尧,不取神龟负文之瑞。(可以赐人以洪范之天)

《大易粹言》卷65引《正蒙》

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易所谓不遗不流不过者也。(赋人以仁义礼智本性之天)

《童溪易传》卷30

圣人以天道人事本无二理,故其兴易也,即人事以明天道,非舎人事别有所谓天道也。上系曰,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拟议以成其变化是也。故於此而曰变化云为,一天人也。夫天下之吉凶,与天下之亹亹者,即人事也。而圣人定之成之,则以天道律人事也。人有言而云,有动而为,无徃而非天道。则得圣人所以兴易之意矣。且夫人之事有得夫易之吉事欤,则必有上天所降之祥。人之事有得夫易之象事欤,则必知圣人所制之器。人之事有得夫易之占事欤,则又知远近幽深之来物。凡此皆天道也。孰谓天道人事之为二乎。夫惟天道人事之无有二也,故天地设位於上下,而圣人成能於両间。此乾坤之德所以全尽於圣人也。所谓人谋,即成天下之亹亹者是也。所谓鬼谋,即定天下之吉凶是也。天人合一,幽显无遗,则百姓……(赋人吉凶之天)

《大易集说》卷10

圣人以易简之道成能於两间。人谋者,天下之亹亹是也。鬼谋者,天下之吉凶是也。天人合一,幽显无遗。(录上文)

《易经蒙引》卷一上

至微之理,如乾元亨利贞,便是从乾道大通而至正上来。坤利牝马之贞,便是从阳全隂半地道无成而代有终上来。乾岂不是性命耶。是以学须见到天人合一处。(赋人以仁义礼智本性之天)

周易辨录卷四

人道必本於天道。天道之外无所谓人道也。率性之谓道,而性则命於天。天人合一之理也。(赋人以仁义礼智本性之天)

易像钞,卷四

邵子曰,时有否泰,事有损益。圣人不知随时隂阳之道,奚由知变之所为乎。圣人不知随事损益之道,奚由知权之所为乎。此损益否泰相通序杂天人合一之义。(赋人吉凶之天)

《易经通注》卷七

自天佑之,吉,无不利也。

朱子谓此节在此无所属。今详绎之,当与下六节共为一章。盖易独此爻直说天佑,而所以佑者不言,即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也。形上形下,天人合一。故为神明黙成者顺也。(赋人吉凶之天)

日讲易经解义,卷一

卦辞不徒曰元亨利贞,而必首之以乾者,诚以天道惟乾,故四徳属於天。圣人之法天亦惟乾,故四徳归於圣。天人合一之道,一乾之至健而已。(赋人以仁义礼智本性之天)

又卷十一

君子体之以鼎,乃天下之重器。犹人君所居之位,乃天下之重宝。鼎不正则所受之实无以聚,位不正则所受之命何以凝。故敬愼以正其内而存於心者,戏渝之必祛。端庄以正其外而持诸躬者,跛倚之必戒。则所发皆正言,所行皆正道。於以上凝天命,自然巩固而无倾危之患矣。按,正位凝命,乃身世交尽之功,天人合一之道。(天命之天)

周易象辞卷一

上九时潜而潜,时见而见,时惕而惕,时跃而跃,时飞而飞,时亢而亢。天人合一,动静随宜,乘此六龙以御于天。

五以阳刚中正有孚之至徳,化邦如养子,应天如信心。天人合一而羣,归之诚中形外,可谓盛矣。(赋人以仁义礼智本性之天)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卷七十

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易所谓不遗不流不过者也。(正蒙)

周易函书约存·序

周易非占卜之书也。浅之则格物穷理之资,深之则博文约礼之具。精之则天人合一之旨,体之则参賛位育之能。是全体大用之要归。

又:卷首上

易象所阐,乃天人合一之旨。春秋所著,乃天人感应之机。故言圣道者,未有不体用流通而无间,天人合一而不分,而可谓一以贯之者也。

又卷首中

又以圣人作易,无非发明天人合一之道。故遂合天道人事而两拟其象,使知上下二语,果能见得相通道理,果能通於卦德,果能不执於卦德,则天人合一之旨当即在是。

又卷二

故曰,周易为天人合一之书。(可以与人感应之天)

周易函书约存·注卷一

圣人之道,尽在易象春秋。易象则大本大用全具无遗,天人合一之道尽在其中。春秋全显大用,天人感应之机尽在其中。读易而不逹天人浑一之道,读春秋而不逹天人感应之机,乌识一贯之道哉。夫道之大原出于天,则天之所生,自应与天同此性命。然蚩蚩之氓未能尽喻精深,是则体天立极继天宣化,将圣人是赖矣。至其间生生不息之机,天人合一之秘,藏于至深至隐之地,寓于未开未辟之先,此大道之真源,非可意识测度。

又:别集(多条)

(大意同上,故略)(赋人以仁义礼智本性之天)又(可以与人感应之天)

尚书疑义,卷四

古之圣人,知天人合一之理。故於人事不敢不尽,而於天之道亦不敢不谨。尧之羲和,舜之七政,洪范之五纪,周官之保章氏,皆所以致谨於此。盖一以敬授人时,一以敬天而不敢忽也。(使人敬事之天)

尚书日记卷一

马端临谓陶唐氏以前之官,所治者天事。以后之官,所治者民事。太皥勾芒数圣人者,生则知四时之事,殁则为四时之神。成周六官,系以天地四时。盖於民事之中,犹寓以治天事之意。所论太皥成周得之,至谓天事民事古今之官有异治,则不知天人合一之理也。畧於天事,自后世不知财成辅相之道而失之尔。(使人敬事之天)

书经衷论,卷三

召诰首言惟王受命无疆惟休,亦无疆惟恤,此言天命之不可恃也。下即举夏商而畅言之,归重于顾畏民碞。末乃结之曰,欲王以小民受天永命,此以諴民为永命之本,示以天人合一之理也。(天命之天)

诗经通释卷十一

夫为政不平以召祸乱者,人也。而诗人以为天实为之者,盖无所归咎而归之天也。抑有以见君臣隐讳之义焉,有以见天人合一之理焉。后皆放此。(赋人吉凶之天)

诗经疏义会通,卷十一

抑有以见君臣隐讳之义焉,有以见天人合一之理焉,后皆放此。(同上)

辑录辅氏曰,初言天而后止言人者,天人一理,人心说则天意觧矣。先生?明有以见君臣隐讳之义,有以见天人合一之理之说。(赋人吉凶之天)

又见《诗经大全》、《钦定诗经传说会纂》。

读诗质疑,卷十九

朱注,为政不平以召祸乱者,人也。而诗人归之於天,见君臣隐讳之义焉。见天人合一之理焉。(以上注实际是朱熹的意思,所以影响深远。)

朱氏曰,国之危亡,以为人事欤,则日月剥蚀、山崩川竭未可尽责之人也。以为天意欤,则武丁因桑榖而复成汤之业,宣王因云汉而继文武之功,未可尽归之天也。君子以人合天,不诿於天。以义制命,不诿於命。是以转祸为福,转乱为治。天也,有人焉。使王能平其心以任尹氏,尹氏能平其心以用君子而不以小人间之,则岂至於危亡而不可救哉。(赋人吉凶之天)

周礼全经释原,卷六

然天人之际,幽明之理,未尝不相感通。其召变致祥,捷於影响。人所难知。惟圣人洞於幽明之故,制为天神地示人鬼之三礼,以祀以祭以享而感格之。作为声乐以感召之。其始也以人而事天,其终也天亦不违乎人。至於天人合一,精神流通,而三才各得其所矣。故五官所掌皆人也,而宗伯之三礼,所以理天下之幽者,礼乐鬼神幽明得所。此设立宗伯之本意,是皆出於天叙天秩感应自然,而非出於人为者也。(赋人吉凶之天)

大学疏义

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传之此章释新民耳。而引其命维新之诗,以常情观之,似不切者。无他,不过以天命别作一件符瑞休徴之应耳。却不知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所谓天人合一之理。夫民之新与天命之新,非二事也。葢自文王新其徳於上,而天下之民自然被服其化,无不新者。则是举天下之民皆新於圣徳之下,而无一人自外者,此即天命之维新也。(天命之天)

日讲四书解义卷二中庸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此一章书是子思正道统之旨,以眀天人合一之理。首节乃先言道之所自来也。子思曰,学问之理莫精於性命,圣贤之功莫大於道教。世亦知性道教之名,果何谓哉。盖天之生人,既与之气以成形,即赋之理以成性。故在天则为元亨利贞,而四时五行庶类万化莫不由是而出。在人则为仁义礼智,而四端五典万事万物之理无不统於其间。其禀受赋畀,即如天之命令,所谓性也。(赋人以仁义礼智本性之天)

又卷二十五孟子

性固当知,而又贵有以养之。性之纯然不杂,宜常顺而不悖。勿忘勿助,不使违乎自然之则。心与性皆天之付於我者。存飬如此,则天理常存,即所以奉承乎天而无违也。君子事天之学如此。然使知天事天,犹不能不惑於夭夀之故,而修身之学怠焉。非仁智之尽也,惟尽心知性至於洞彻之极,而夭夀不以贰其心。存心养性以修其身,而俟夫命之自至,则天所付於我之理,毫无亏欠。而命自我立矣。岂非知天事天之全功乎。人主继天立极,时与天命相陟降。惟当格物致知以穷理,存心养性以修身。与天地合其徳,又何天之不可知,何天之不可事,何命之不可立哉。故禨祥祸福,数也。而知天不在乎是。郊坛享祀,文也。而事天不尽乎是。祷祀鬼神,妄也。而立命不繋乎是。夫亦求之於身心性命之实,天人合一之理而已矣。

四书讲义困勉录,卷三十七

或有意祈福而为行法谋,则假法之心便是衡命要命之心,即属弃法。岂君子天人合一之学,又而已矣。(天命之天)

松阳讲义卷三

谓天之於穆而能不已,文王之徳之纯独不能不已乎。此只要添出不已二字来,以凑成至诚无息之意耳。只在文王心中言,不是天人合一之谓。言外便见惟至诚所以自能无息,不待言勇。

宋史卷四百十六(王万对皇帝言)

天命去留,原於君心。陛下一一而思之,凡恻然有触於心而未能安者,皆心之未能同乎天者也。天不在天而在陛下之心。苟能天人合一,永永勿替,天命在我矣。(天命之天)

又见《续通志》“君”作“军“

又见《历代名臣奏义》卷十三

又见《浦阳人物记》卷上

金佗续编,至绍兴之八年,金以河南陜西归我以怠我军。至十年而奄至。而我之诸将受命四出,所在捷奏。而武穆克复州县之功,为诸将冠。盖自建炎用兵以来,而我之诸将始皆精熟。老者如百鍊之钢,少者如发硎之刃。纵横捷出,无不如意。此正天人合一之机。(赋人吉凶之天)

明儒学案卷五十四

夫此学乃乾坤所由不毁,何可一日废也。似更当推广,而俾千百学校亿万章缝无不讲,以及农工商贾无不讲才是。而其机则自上鼓之。若得复辟召之典,罗致四方道学,仿程子学校之议布之天下,以主道教於一切乡学社学之众,渐次开发而申饬。有位之士,以兴学明道为先图。其学则以躬行实践为主。随其人之根基引之入道,或直与天通,或以人合天,或真臻悟境,或以修求悟。夫天人合一,修悟非二。舍天而言人,舍悟而言修,则浅矣。(赋人以仁义礼智本性之天)

又见《明儒言行录》卷二

明儒言行录卷五

物不交扵我,则我之所以为我者非人也,天也。天人合一,则天地自我而定,万物自我而遂。中自我而大矣。岂有待扵外哉。(大中书院记)(赋人以仁义礼智本性之天)

钦定日下旧闻卷一百六

圣祖之心,以为心夙夜孜孜,惟冀雨晹时若。盈寕康阜,用諴和万民。甲辰春雨泽?愆,爰诣兹潭,特申祈祝。回銮之后,澍雨应时。三月初,甘霖叠沛,逺近霑足。二麦丰登,朝野同声,罔不欢庆。盖感应若斯之捷也。朕惟天人合一之理,莫大於诚。而幽明昭格之几,莫先於敬。传曰,先成民而后致力於神。又曰,民和而神降之福。朕爱养元元,惟恐一物失所,致隂阳之沴而干天地之和。(可以与人感应之天)

湖广通志卷一百二

楚纪序廖道南

仁人事天如事亲,孝子事亲如事天。是故纪皇运钦,天道也。……是故纪孚谏勅,天命也。……纪稽谋体天心也……暨修祀仪成典及大明会典,有以见圣祖神孙,天人合一之文。(敬事之天)

经义考卷五十

方正杨先生合二图?。先儒议论剖析详明。谓非深明易道者耶。且言孔子云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谓天人合一事,而与前二图无干涉,实有卓然之见者矣。(赋人以仁义礼智本性之天)

《张子全书?正蒙》

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易所谓不遗不流不过者也。(赋人以仁义礼智本性之天)

又见《性理大全书》卷六

又见《张子抄释》卷二

又见御纂性理精义卷二

上蔡语录卷一

邵尧夫直是豪才。尝有诗云,当年志气欲横秋,今日看来甚可羞。事到强为终屑屑,道非心得竟悠悠。鼎中龙虎忘看守,碁上山河废讲求。又有诗云,斟有浅深存燮理,饮无多少系经纶。卷舒万古兴亡手,出入千重云水身。此人在风尘时节,便是偏霸手段。学者须是天人合一始得。

又见性理大全书,卷三十九

读书录卷六

太极圗说,不过反覆推明隂阳五行之理,健顺五常之性。葢天人合一之道也。(赋人以仁义礼智本性之天)

又卷七

春秋於灾异不言事应,而事应具存。见天人合一之理。天命甚微,圣人所罕言,春秋多言之。皆微其辞。(可以与人感应之天)又卷十

太极圗见天人合一之妙。

续录卷一

人心感而遂通天下之故者,元亨诚之通。寂然不动者,利贞诚之复。天人合一之理也。

又续录卷十二

伊尹言,顾諟天之明命,见天人合一之理。自是而后,圣贤之言天命者,皆原於此。(天命之天)

大学衍义补卷九十二

五星不失其次,吾德政之修於此可见矣。日月之或有薄蚀,五星之或有变动,则吾德政之阙於此可见矣。因在器之天而观在天之天,因在天之天而循在人之天,则天人合一,七政不在天而在人矣。(可以与人感应之天)

格物通卷七

盖一德者,天民一者也。人君具此一德,而上下应之者何邪。以一体故也。故人君者,一念一则天人合一,念二三则天人离。天人相与之际,可不畏哉。(可以与人感应之天)

又卷二十

洪武十九年正月,上坐东阁。因与侍臣论仁智。上曰,圣人笃於仁,贤者不舞智。若姑息之仁,不为爱物。奸欺之智,足以祸身。又论天人相与之际。上曰,天人之理无二,人当以心为天。论俭。上曰,不可俭者祭祀,然祭不可渎。不可俭者赏赉,然赏不可滥。

臣若水通曰,天地之□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人与天本一理也。人苟体认天理於心,无私蔽之累。则一念之爱足以利物,而不为姑息之小仁。一念之明足以周身,而不为奸欺之私制。一念之节制,时丰而丰,时俭而俭,而不为违道之丰俭,皆天理之流行矣。天理流行,与天心合矣。皇祖与侍臣之论及此,其天人合一之心乎。仰惟圣明体皇祖之心,则溥博渊泉而时出之,家国天下永荷其无疆之休矣。(赋人以仁义礼智本性之天)

刘子遗书卷二

有显微合一之说,鬼神之为德是也。有天人合一之说,暗然而日章,上天之载无声无臭是也。然约之则曰慎独而已。

天命一日未绝,则为君臣。一日既绝,则为独夫。(天命之天)

御定孝经衍义卷六

诚者,天之所以为元亨利贞,人之所以为仁义礼智。天人合一之理也。(赋人以仁义礼智本性之天)

又卷四十三

真德秀曰,舜受终之初,察玑衡以揆七政之运。正如人子之事亲,伺候颜色,惟恐一毫少咈於亲心。此大舜事天之敬也。

……若昊天敬授人时,舜典首言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天人合一之理,二帝之所见者同也。(敬事之天)

御览经史讲义卷一

诗曰,维天之命於穆不已,行健之谓也。文王之徳之纯,不息之谓也。斯天人合一之学,圣人首於乾象著之与。

又卷十二

易曰,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诚於静,斯神於动。而天下之理,胥浑化於何思何虑之天。斯则圣学之极功。人君宪天而出治,至此乃为天人合一之道矣。

又卷三十

谨按,此言天人合一之致,而父天母地者,当修其养气尽性之功也。(敬事之天)(天命之天)

思辨录集要卷一

人初生时,本自天人合一。其岐而二之者,气禀物欲害之也。圣人能赞化育参天地,只是全受全归。(赋人以仁义礼智本性之天)

又卷二十三

中庸一部书,句句言人道,却句句言天道。能如中庸,方始是天人合一。问博厚高明悠久,是单言天道。曰,此正是言天人合一处,言圣人与天地同一博厚高明悠久。而末举文王以为证。?得此意,则小徳川流,大徳敦化。总是圣人与天地同之也。不是天人合一,如何能尽已性尽人性尽物性。(赋人以仁义礼智本性之天)

榕村语录卷二

如前人解,若放意大胆皆合天。则此岂似圣人语。不逾,原是刚刚的能不过乎矩而已。然至此才是形神相应,天人合一,道器一贯,理气浑融。知到行即到,目到足便到也。

又卷七

鬼神若说向造化便无著,即祭祀之鬼神也。圣人说道理,天人合一。若行事不能通神明,不谓之尽性。

又卷八

是申唯天下至诚为能化。以下是说天人合一,而以文王结之。大哉圣人之道。至至道不凝,说圣人,是对唯天下至诚节。尊德性节对致曲节,居上不骄节对前知节。是学圣人愚而好自用。至不信民弗从,是申待其人而后行。其人要得德位兼隆,方能修德凝道。夲诸身,照尊德性。徴诸庶民以下,照道问学。此节及知天知人节,是申尊德性。道问学节,世道世法世则及有誉节,是申居上不骄节,言其不止于保身,而且为万世法。以下亦是说天人合一,而以孔子终之。(赋人以仁义礼智本性之天)

又卷十二

常疑卜筮不过一事,繋辞如何那样神奇其说。看来古人无事不用稽疑。马必卜,御必卜,塟必卜,迁国必卜,疾病必卜,祭日必卜。葢人刻刻与神相通,天人合一。后世信邪尚?,而敬天尊神之事,反置不讲。此隂阳所以不和而灾害所以时至。(可以与人感应之天)

赤水元珠凡例

一采用经史国典羣书诸杂家言,统计二百六十五种。非徒骋博洽

生辰八字,然后根据 称骨 进行算命,是算命最准的方法之一

联系我们

Q Q: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