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道家五行功讲解道家五行学说道家五行理论道家五行功始创于唐代药王孙思邈,千百年来,一直在道教内部传承,是道教修炼的筑基功法,是万法之宗、众功之基。我在此整理了道家五行功讲解,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道家五行功五行中每一“行”都有“克我”、“我克”的关系。五行相克,是指事物的相互克制、制约或抑制的关系,如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五行相生,是指事物的相互资生、促进或助长的关系,如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道家五行功始创于唐代药王孙思邈,千百年来,一直在道教内部传承,是道教修炼的筑基功法,是万法之宗、众功之基。具有简便易行、效果神奇等特点。
初练道家五行功的人,由于经络尚未全然畅通,周天未开,所以应按照五行相克的顺序练习,三个月或者半年后身体自觉适应五行功法,全身舒展、脏腑调和、经络通畅,周天运转再按照五行相生的顺序练习。此乃练内敛神、调和五脏六腑、疏通经络气血的绝顶功法,久而久之,定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起势(预备式):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脚尖微向内扣,膝微曲(自然放松,不绷紧而矣),微收臀,尾闾与地面垂直,两臂自然放松下垂,下颌微收,头颈竖起,眼观鼻,鼻观口,口向心,舌舐上颚(不需要用力,轻微抬起而已),气运丹田,一吸一呼为一口,吸满后屏气,津液咽下。
道家五行功第一式金行功头慢慢向上、向后仰,颈部向上,下颌上提,将食管向上拔拉,口与会阴成一条直线,打通任脉。双眼微闭,舌轻舐上颚内齿边缘,自然呼吸。此时舌下津液分泌增多,伴随着一呼一吸的自然呼吸,吸完后慢慢将津液咽下。一呼一吸,咽一次,共咽 36次。
动作要领:双眼微闭,目光集中在鼻部,颈部尽量向上提,食管上拔拉直。咽的时候要有响声,要咽到丹田部。微热、微汗效果最好。
功能作用:中医学认为,肺属金,肺主气,司呼吸;肺主宣发,外合皮毛;肺开窍于鼻,与大肠相表里。习练金行功主要是针对肺脏及其相关系统,而起到预防和治疗呼吸系统疾患的作用。如金行功对感冒、咽炎、气管炎、扁桃体炎、鼻炎等均有很好的预防和促进康复的作用,久练对习惯性便秘、肺心病、肺气肿、哮喘也有很好的预防保健作用。有人观察到,坚持每日习练金行功半年以上者,面部皮肤光泽,皱纹减少,黄褐斑、老年斑明显减少,佐证金行功有美容养颜之神效。
道家五行功第二式木行功木行功较复杂,共有五节,是颈部保健的常用功法,是颈椎病、肩凝症、后背酸痛等症的克星。
第一节:以颈椎下半部( 5、6、7颈椎)为中心,以头顶侧缘为笔尖画大圆圈,先顺时针,再逆时针,左右各 7次。要求向前、向右、向后、向左均要达到最大限度,反方向也如此。向右时,右耳尽量靠近右肩,左耳要有响声;向左时,左耳尽量靠近左肩,右耳要有响声。上身以及双肩尽量不要随之而动,速度要缓慢均匀,双眼微闭。
第二节:将下颌收回紧贴锁骨窝,以下颌为笔尖,由下向前、向上、向后向下画前后方向的立圆。此时,向前、向上时吸气,向后、向下时呼气;反过来,将下颌向前上方拉至顶端,然后向下、向后、向上、向前画前后方向的立圆。此时,向下、向后时吸气,向上、向前时呼气。各 7次,要求速度缓慢均匀,犹如乌龟缩脖再伸出的屈伸动作,双眼微闭,想象一个车轮在缓缓转动。
第三节:将下颌向前平伸至最前端,然后向右、向后、向左、向前画平圆,向右、向后吸气,向左、向前呼气。反方向,向左、向后、向右、向前画平圆,向左、向后是吸气,向右、向前是呼气。左右各 7次,要求两肩不动,平圆要尽量画大,速度缓慢均匀。
第四节:将下颌向前平伸至最前端,然后向右、向上、向左、向下画左右方向的立圆,此时,向右、向上是吸气,向左、向下呼气。反方向,向左、向上、向右、向下同样画左右方向的立圆,此时,向左、向上是吸气,向右、向下时呼气。左右各 7次,要求两肩不动,此左右方向的立圆与第一节容易混淆,应特别注意该节的核心是以上半部的颈椎( 1、2、3、4颈椎)为主,下半部颈椎( 5、6、7颈椎)几乎不动。速度缓慢均匀,双眼微闭。
第五节:低头,双手叠放,用两手的小鱼际(手掌外缘,小手指侧)抵住风池穴(位于后颈部,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相当于耳垂齐平),做捏挤拿托的动作,拿托时头向后仰,双手用力将头向上拉,颈椎有被向上拉长的感觉。拿托后仰向上拉时吸气,低头时呼气,反复 7次。
动作要领:画圆越大越好,越靠拢越好,最好配合呼吸,也可自然呼吸。动作一定要缓慢均匀,若觉头晕时,可睁开双眼,然后再微闭。不分时间地点,可随时习练,简便易行。
功能作用:肝属木,肝藏血,主疏泄,肝开窍于目,主筋脉。上班族由于长时间伏案工作,筋脉气血运行不畅,血不能滋养双目,而致颈项部疼痛,双目干涩,四肢发凉;肝火上炎则面红目赤;肝阳上亢则血压升高,头晕目眩;肝气犯脾而致消化不良、胃脘胀痛等。坚持习练木行功,不仅能在短时间内缓解甚至彻底消除颈椎病、肩凝症的症状和体征,而且对四肢发凉、眼睛干涩、高血压、消化不良等也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木行功是不分时间地点,可随时习练的简便易行、效果显著的功法。
道家五行功第三式土行功是用以健脾和胃,按摩脏腑为主的功法,分两节。
第一节:双手五指微微合拢,置于两肋下章门穴处,以肩为圆心向前画圆 36次;再反方向向后画圆 36次。自然呼吸,速度缓慢均匀,舌舐上颚。
第二节:双手抱球呈弧形放于胸前,双肘下垂,手略高于肘,肘尖朝下,两肩放松。转动腰部带动肩部前后划“ 8”字,正反两组各 36次。
动作要领:沉肩坠肘,以腰动为轴带动肩部和其他部位动,划“ 8”字,按摩腹腔内脏,放松胸椎和颈椎,自然呼吸。
功能作用:脾属土,脾为后天之本,脾主运化,脾统血,脾主肌肉,开窍于口。脾胃功能正常,则食欲旺盛,肌肉坚强有力,若脾失健运,则消化不良,食欲减退,面色萎黄晦暗,四肢酸软无力。土行功具有很好的助消化作用,能改善胃肠道的功能,促进胃肠蠕动,有健脾和胃等作用。习练日久还有助于疏肝理气缓解两胁胀满疼痛等症。
道家五行功第四式水行功是针对先天之本肾的强壮、滋养与保健的养生功法,分三节。
第一节:全身放松,沉肩垂肘,微闭双眼。进行逆势腹式呼吸,吸气时小腹内收,膈肌上挤,肛门会阴以及后腰部上提,眼球后拉,待肛门、会阴、后腰上提以及眼球后拉均达到极限后,慢慢呼气,小腹、肛门、后腰等也随呼气的同时放松,恢复自然。一吸一呼为一次,共 36次。
第二节:双眼微闭,眼球顺时针转动 36次;再逆时针转动 36次,自然呼吸。
第三节:深吸一口气后,缓慢呼气的同时,将眼球前推,下腹外鼓,肛门、会阴和后腰下沉,前阴后拉。一吸一呼为一次,共 36次。
动作要领:每节各 36次,开始练习时可以从 7次或者 7的倍数习练,逐渐增加到 36次。后拉、上提、前推、下沉、外鼓以及转动的大小均应尽可能挑战极限。
功能作用:肾为先天之本,肾属水,肾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肾开窍于耳及二阴。肾的功能是决定人体先天禀赋强弱、生长发育迟速、脏腑功能盛衰的根本。水行功法的习练,有补肾壮阳、滋阴养精、滋养肝脏等作用。因此,坚持此功法习练 3个月,高血压、冠心病等症状会得到有效控制,双目干涩、腰酸背痛、全身倦怠无力等现象明显缓解直至消除,性功能也可明显增强。
道家五行功第五式火行功是针对心脏而训练保健的功法。
第一节:全身放松,口微闭,舌轻舔上颚,先叩磨齿 36次,再叩臼齿 36次。口腔有津液时,要缓缓咽下,直至丹田。第二节:转舌,先沿内齿龈,顺时针、逆时针各转 36次;再沿外齿龈,顺时针、逆时针各转 36次。口腔津液快满时,分三口咽下,咽至丹田。
动作要领:舌转动与内外齿龈对撞时,尽可能用力,舌尖尽可能伸远。待口腔津液已满即将溢出时,再分三口下咽。如果感觉不到咽至丹田,就用腹部下鼓,会阴、肛门及后腰下沉的办法助之。
功能作用:心属火,心开窍于舌,心主血脉,其华在面。火行功的日久习练具有很好的预防和缓解心脑血管疾病、养颜美容、固齿的保健作用。不仅没有患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应当尽早习练,已经确诊为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也应坚持习练。该功法具有预防和治疗的双重作用。
道家五行功法还有坐功,即静坐的同时习练五行功。坐式分坐在椅子上和盘坐式,盘坐式又分双盘、单盘、散盘等。可根据个人喜好和身体素质等不同,自行选择。
黄老两家的主要论著分别为《黄帝内经》和《道德经》,前者《黄帝内经》是中华养生学的源头。在《黄帝内经》里,这种道家的阴阳、五行等核心思想体现得非常充分。我在此整理了道家五行学说,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道家五行学说介绍阴阳就是万事万物间互相对立、互相消长的法则,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万事万物都不外乎一阴一阳的互变作用,动与静,天与地,日与月,男与女,雌与雄,都统统可以纳归为阴阳的范畴。
最早的宇宙为混沌一片,那时的地球像一个鸡蛋的蛋黄一样,大气在外面包裹着,犹如蛋清。等到后来混沌初开,乾坤始奠,天与地便分开,所谓清者上升,浊者下沉,于是乾坤乃立,阴阳乃成。正所谓,太极生两仪(阴、阳),两仪生四象(少阴、少阳、太阴、太阳),四象生八卦(乾、坤、离、坎、巽、震、艮、兑),一系列的关系便由此产生。
五行,也是道家的一个核心思想,五行,即金木水火土,金,代表固体的性能,如大地。木,代表生发力量的性能,如草木,具有极强的生命力。水,代表冻结含藏的性能。火代表生发的力量。土,是万物立足的基础。五行,与阴阳的思想一样,是道家的重要思想之一,用在天文上,说明天体太阳系统五星的代号;用在地理上,说明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用在气象上,说明春夏秋冬四季的状态;用在*医药上,即木代表肝,有生发的功能;金代表肺,有坚固之意;水代表肾及大小肠,有含藏之意;火代表心,有生发的功能;土代表脾胃,具有中和之性。而五行也是相生相克的,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五行顺势而相生,相隔则相克,过去找对象都要看看双方五行是否相合,看来也不无道理。
了解了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就会明白中医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原因。例如,一个人感冒咳嗽,一定是肺部出了问题,因为肺属金,所以就要想办法增加金的力量,因为土生金,可以从扶助土开始做,土属脾胃,所以要想治疗感冒咳嗽,就是同时调理脾胃,并顾及到肾水及大肠。
事实上,金(肺)出问题,一定会连累到土及水,所以肺有毛病,胃气就会不适,肾气也会受到影响。中医正因为了解五行之间的关系,所以可能通过头痛医脚的反其道之法来达到治病的效果。
此外,还有天干和地支的观念,也是道家的一个重要思想,他们又与阴阳五行互相作用,对自然万物产生着影响。
天干有十: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代表了地球本身的能量,与天干交互作用,形成了天地间变动的法则。十二地支代表一年十二个月,一日中的十二个时辰,同时也代表十二个不同的年代,十二地支与十天干配合,每六十年循环一个周期,称为六十一甲子。
道家五行遁术(1)逃遁术
逃遁,即人在危险时运用神奇法术逃生的方法。古代著名的逃遁术有“五行遁术”,是道教法术的基本修炼课。“五行”即金木水火土,是中国古代最流行的观念之一,许多神秘主义的法术都与五行观念结合。初入道教练习法术的道士,要在五行中选一种来修炼。练成后,有神奇的逃生功能。古书是这样描述的:
金遁术:第七级法术。危难时,触摸金属物体,即时逃脱到方圆三百里内有金属物体的地方再出现。据说一天只能使用一次。使用后生命垂危,不能抵御任何攻击。重伤者使用此术虽能逃脱,但也会马上死去。
行金遁时,从农历庚辛日酉时焚香,闭口,舌顶上腭,口念咒语:“西方庚辛,太微玄真,内应六腑,化为肺神。见于无上,於于丹田,围护我命,用之神仙。急急如律令敕!”
木遁术:第六级法术。危险时通过触摸树木,即时逃脱到方圆三百里内有树木的地方再出来。一天只能使用一次。必须要触摸活的树木。
水遁术:第四级法术,比较低级的遁术。水遁者,跳入水中,可转瞬间逃到方圆一百里内的任何通水的地方。一天只能使用一次。三天不从水中出来,会永远困于水中,成为水族一类,不能还原人形。
火遁术:第八级法术。触火便可以逃走,由方圆三百里内的任何有火之处逃出。一天只能使用一次。入火和出火时会受到火焰烧伤,可能造成死亡。三天不从火中逃出,会回到原地,死于烈火焚身。
土遁术:最常用的法术。古代小说《封神演义》中描写了种种遁术的神奇,其中土遁最为常见。杨戬打不过对手时往空中扬一把土,口念咒语,就遁行无迹了。这种土遁术,姜子牙、李靖、哪吒等都会使用。土行孙的名字就与土遁术相关,他使用的是土遁的高级法术——地行术。他可以钻入土下,日行千里。
民间法术中,五行遁术还有一种简便的方法,即烧符服用。有金遁符、木遁符、水遁符、火遁符、土遁符。遇到危难时,根据当时当地的环境与物体,急服一种符,即可实行一种遁术,逃离困厄。
(2)隐遁术
隐遁术,即隐身或隐物。春秋战国时期的隐身术,汉代史籍上已有记载。刘向《列女传》记载:齐宣王酒宴中,女子钟离春曾给齐宣王表演了隐遁术。钟离春说:“我很喜爱身遁之术”。齐宣王说:“隐身之术,是我一直希望看到的,请你表演一下吧”。语音刚落,钟离春身体忽然看不见了,齐宣王不禁叫好称绝(3)。这就是遁术的一种:隐遁术。
道教中有“九遁术”,是道教功法之一,又称“九宫隐形术”。“九遁”,即九宫遁,是较“五行遁形术”更为高级秘密的功法。宋代《云笈七签》记载:九宫中有隐遁变化之法。《道家·七步尘技·神道门》中传有此类隐形秘诀:“九宫遁,八卦行;中无依,太虚隐。成诸术,必忘形,天地假,一炁真。成变化,妙通神。(4)”
奇门遁甲,是道家多种法术的汇集,多用于占卜与预测,但其中包括许多隐形术的内容。《后汉书·方术列传序》中已提到过“遁甲”,唐李贤注:“遁甲,推六甲之阴而隐遁也。”《遁甲符应经》卷上《遁甲总序》第一:“古法遁者,隐也,幽隐之道。”《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善于使用隐遁术。与妖魔鬼怪打斗时,他会突然隐身无形,转瞬间又站在了对手的身后,打它个措手不及。孙悟空还常用隐遁术,进入妖魔鬼怪的洞穴之中进行侦察,他看得见妖怪,妖怪却看不见他。
几个世纪以来,一直有关于人类隐形的记载。古代欧洲的魔法师们用药草和仪式来追求隐形状态。在印度,胜王瑜伽的学徒向老师学习如何获得超自然力量,例如将自己隐形。瑜伽大师中有一位确能够隐形,隐形后学徒们看不见他的身体。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文图拉有一个案例,详细记录了一名家庭主妇坐在沙发上隐形了十分钟,她的丈夫在屋里四处寻找,却看不见她。但她看得见自己的丈夫。
(3)搬运术
搬运术是遁术的一种,即不用手或工具,将另处空间的实物转瞬间搬运到此处空间,也可将此处空间的实物转瞬间搬运到另处空间。《西游记》中的妖怪,可以搬运一栋房屋在荒郊野外,引诱唐僧一行进入。孙悟空可以搬运大水,淹没妖怪的洞穴。古代关于“崂山道士”的小说中,道士们在墙上画酒得酒,还可以饮用。又画一个女人,变成为真女人歌舞,为道士饮酒助兴,这都是搬运术。小说中还描写小道士向老道士学习穿墙而过的法术。穿墙而过,也可以视为遁术之一种,就是将自己本人搬运到墙的另一边。道家与道教中有五鬼搬运术,又称“五鬼运财术”,是一种求财秘法。它运用符咒法术驱使五鬼来帮忙运财,将别处的钱财宝物搬运到自己这里来。此法运用者多为风水大师,能调用东西南北中五方生财鬼,及三界内的亡魂行事,在符咒法力的施压下,召唤而来,调运钱财宝物。
“五鬼运财术”多见于中国旧小说,常描写五个小鬼不启门户,不破箱柜,而取人之财物。现代经济学中,将空手套白狼的行为也称为五鬼搬运。如果银行指着多发钞票来刺激经济,比如美国在金融危机中加印美元,媒体上常称之为施展“五鬼搬运法”。
有的行法者硬性用法,强令五方鬼魅亡灵行事。有的行法者友善相约鬼灵,协助运财。后者对于行法者及求财者均有利,前者硬性强为则危险性很大,一旦五鬼抗法不从,会给求财者带来伤害,或使求财者财来又遁去。道家认为,命中有偏财运者,用此法可谓如虎添翼,钱财会排山倒海而来,挡都挡不住!命中无偏财运者,不可贪图大财。得财大小,因人而异。普通百姓,学会五鬼运财法,可以小钱不断,常有意外惊喜。但是钱财不能太大了,太大了,恐怕消受不起,反受其灾。行五鬼运财术,行法者要多行善积德,求财者得到财物后,更要行善积德,将功德回报五鬼,令他们早日超生和解脱。德行不好之人,得此遁术,发财不少,但必然危机四伏,常遇飞来横祸。
杨德贵演示的遁术,与上述三种遁术相比较,接近于搬运术,尤其与五鬼运财术有相似之处。一则两者都属于道家法术,二则两者都主要搬运钱财宝物,三则两者都运用符咒为主要手段,四则两者都对行法者与求财者有严格的行善积德的要求等等。
道教继承了道家的思想但除此之外还吸收了易学和阴阳五行的理论。我在此整理了道家五行理论,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道家五行理论阴阳学说认为万事万物都有相反成的矛盾两方面,分别可以归纳为阴和阳。比如:山之南为阳,山之北为阴;水之北为阳,水之南为阴;叶之正面为阳,叶之背面为阴;男为阳,女为阴;太阳为阳,而月亮又称作太阴。阴和阳是互相转化、生生不息的。太极图中,当阳最盛的时候,阴已悄悄出现;当最阴的时候,阳已悄悄出现。盛极而衰,否极泰来。
五行学说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构成的,在不同的事物上有不同的表现。比如五色:青、赤、黄、白、黑;五声:角、徽、宫、商、羽;五味:酸、苦、甜、辛、咸;五脏:肝、心、脾、肺、肾;五情:喜、乐、欲、怒、哀;五常:仁、礼、信、义、智等,每种事情的五项内容都分别显示出木、火、土、金、水的五行顺序。五行有生成、相生、相克的顺序。生成的木、火、土、金、水;相生的顺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的顺序是: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
阴阳和五行学说相结合,成为古人解释各种自然和人生现象的一种理论。
八卦学说为古有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之说。‘太极’是阴阳未分,天地浑沌时期。‘两仪’就是天和地,如‘八卦’土中的阴阳鱼,白色的为阳,黑色的为阴,古人将阴阳鱼比作太阳、月亮、地球,太阳为阳,月亮为阴,地球为阴,阴阳相互环抱,表示阴阳交合,古人以四象来象征四方,象征一年的春、夏、秋、冬四季,四象生八卦,实际上是阴阳相重,阴阳相合而成。八卦分为“天体运行八卦图”和“人体运行八卦图”。人体是一个具有复杂结构和复杂功能的系统。‘人体八卦’其意就是反映人体的八卦体象和八卦在人体诊断中的应用,这里最为重要的是天人合一的人天观问题。人体不但普遍存在着太极阴阳全息,而且普遍存在着‘八卦’全息。人体是一个把‘八卦’,各部又都充满着小‘八卦’全息,,无论眼、脐、耳、手、足、腹、舌、脉等都存在着‘八卦’全息,并且都可以‘八卦’定方位。通过‘八卦’体现了人体的相关性和整体性。人体又是一个大太极,而各部位又都存在着小太极,大脑及五脏都存在着太极两仪,人体是一个大阴阳合物体,而其它各部又都是小阴阳合抱体。“人体运行八卦图”反映了人与天地宇宙所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人离不开宇宙所赋予的自然环境,而宇宙间的运动变化又折射在人体身上,宇宙与人体在各自运动过程中具有相互感应的效应,通过八卦反映了天人一理,医易相通的原理。全图工二十层内容,将天体运行的规律与人体七经八脉,经络穴位及饮食健康的运行变化联系起来,形成天人合一的体系。此图显示了十二经络的兴奋时间及自然物象,对指导养身,疾病治疗,康复锻炼,对时间医学,易医学,顶测医学的研究具有实用价值。
道家五行的养生之法中医用五行相生相克理论来治疗病者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后人在前人的理论基础上不断学习、总结,已有更多认识和创新,为人类的健康长寿带来佳音。中医五行理论中的“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脏与五行的关系为: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五行之间的变化是相生、相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五情与五脏的关系: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一般人听过阴虚火旺、脾胃虚寒等名词都是从中医五行理论演变而来的。
《黄帝内经》言,人的健康在于先天之水(肾),后天之土(脾、胃),脾胃之亏不能生金(肺),金(肺)不能生水(肾)。水(肾)是人的动力,力量的源泉。故脾胃之亏将元气大损,不能入睡。故改善睡眠应调理脾胃,土安则眠。
又《黄帝内经》言,人的健康在于先天之水(肾),后天之土(脾胃),土(脾胃)安则生金(肺、大肠),金(肺、大肠)旺则生水(肾),水(肾)旺则克火(心、小肠);火(心、小肠)生土(脾胃)。水火平衡肠胃自然正常。一天中上早属水,木交接之时。